蒙珑(méng lóng)是一个汉语词语,其基本解释是覆蔽貌。这个词语出自晋代葛洪所著的《抱朴子·地真》一书,其中描述“玄芝被崖,朱草蒙瓏”,意指玄芝生长在崖壁上,而红色的草则显得蒙胧而美丽。
蒙珑一词的出处是哪部古籍?
蒙珑在古代文学中的用法有哪些?
如何正确使用蒙珑这个词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