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旅游攻略 > “子厚多能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子厚多能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子厚多能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子厚多能仁”出自宋代释智圆的《述韩柳诗》。

“子厚多能仁”全诗

《述韩柳诗》

宋代 释智圆

退之排释氏,子厚多能仁。

韩柳既道同,好恶安得伦。

一斥一以赞,俱令儒道伸。

柳州碑曹溪,言释还儒淳。

吏部读墨子,谓墨与儒邻。

吾知墨兼爱,此释何疏亲。

许墨则许释,明若仰穹旻。

去就亦已异,其旨由来均。

后生学韩文,于释长狺狺。

未知韩子道,先学韩子嗔。

忘本以竞末,今古空劳神。

《述韩柳诗》释智圆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述韩柳诗》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中文译文:

退之排释氏,子厚多能仁。

韩柳既道同,好恶安得伦。

一斥一以赞,俱令儒道伸。

柳州碑曹溪,言释还儒淳。

吏部读墨子,谓墨与儒邻。

吾知墨兼爱,此释何疏亲。

许墨则许释,明若仰穹旻。

去就亦已异,其旨由来均。

后生学韩文,于释长狺狺。

未知韩子道,先学韩子嗔。

忘本以竞末,今古空劳神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述韩柳诗》通过对韩子和柳子的讨论,探讨了儒释两家思想的互通和相互尊重的问题。

诗中提到了退之排释氏,指的是释道家中排遣世俗的行为,以及子厚多能仁,指的是儒家学者子厚具有广泛的仁爱之德。韩柳既道同,表示韩子和柳子同属于儒家思想。好恶安得伦,表明他们在道德判断上存在差异。

诗中提到一斥一以赞,表示儒释两家互相批判和赞美,促进了儒释思想的发展。柳州碑曹溪,言释还儒淳,可能指的是在柳州有一块碑文,表达了释道与儒家的深厚渊源。吏部读墨子,谓墨与儒邻,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代表,这里提到墨子与儒家相邻,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。

诗人表示自己了解墨子也兼爱儒家思想,批评了释道与儒家的疏远。许墨则许释,明若仰穹旻,表明他赞同墨子和释道互相包容、相互尊重的思想。去就亦已异,其旨由来均,说明儒释两家的立场和追求虽然有所不同,但其思想的本旨是一致的。

诗人提到后生学韩文,于释长狺狺,表示后来的学者学习韩子的思想,对释道持有批评态度。未知韩子道,先学韩子嗔,诗人认为还不明白韩子的道理,就先对韩子的一些偏见进行批判。最后,忘本以竞末,今古空劳神,诗人认为忽略思想的本源,只为争论细枝末节,是对古今学者的枉费心神的批评。

《述韩柳诗》通过对儒释两家思想的比较和思考,呼吁学者们应该互相尊重、包容对方的观点,以实现思想的共融和进步。诗中流露出对于儒释两家思想相互影响、相诚相待的理解和呼唤,展现了宋代智圆和他所处时代对于思想交流与和谐共存的关注。